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RB 660: 車況追蹤 - Continental Ultra Sport

小藍 (RB 660) 去年 (2008) 四月份入庫, 從上了碼錶 (04/22) 到上個星期六 (04/18) 騎完北宜為止, 大概是 351 天騎了 4866 km. (平均一天騎 13.87 km)

原廠外胎 (CST Super HP 100 PSI), 後輪先磨平, 就前後對調, 接著後輪也磨平了. 內胎則是破了補, 補到真的不能再補, 才換.

星期六跑趟北宜連爆了四次胎, 覺得應該考慮換外胎了, 可又不想病急亂投醫, 所以, 才會硬是騎著爆了後胎的小藍, 從石碇溜回了新店, 然後再費盡千辛萬苦地牽回山上. 就是想再多花點時間慢慢找外胎, 不想買到不合用的, 或者是被貴到吧~

這幾天問到了:

@ 某網拍的實體店面 M
1) Maxxis Detonator = NTD$500 ($650 殺下來的, 價格真亂, 而且只剩橘色)
2) 正新內胎 = NTD$150 (散裝)

@ Giant (發票價唷~)
1) Michelin Dynamic = NTD$500 (黑色, 老闆娘說是 TCR 的原廠配胎... )
2) Continental Ultra Sport = NTD$500 (有黑, 紅, 藍, 黃的樣子...)
3) Continental Ultra Race = NTD$700 (顏色同上, 老闆娘說有防刺...)
4) Continental Race 700 內胎 = NTD$120 (盒裝)

@ 網拍
1) Kenda Kaliente K925 = NTD$750 (另加運費 NTD$70, 防刺可折)

補胎片
1) 48 片 + 30cc 膠水 = NTD$80 (某網拍實體店家 S)
2) 12 片 = NTD$20 (@ Merida)

店家 M 的價格亂, 內胎也比較貴, 而且外胎只剩橘色, 太高調, 又不配小藍, 所以, 就不考慮了.

Giant 開發票, 價格還蠻實在的, 就決定在 Giant 買了. (不是每家 Giant 都這樣啦~ 我可沒有要幫 Giant 背書唷~)

目前仍然覺得補胎還蠻有趣的, 就先不考慮有防刺功能的 Continental Ultra Race 跟 Kenda Kaliente K925 了. 不過, 後來有點後悔, 因為才差 NTD$200, 就兩條內胎的錢而已呀~

Michelin Dynamic 雖然是 Giant 當家旗艦 TCR 的原廠配胎, 不過, 胎皮中間的部份摸起來比較薄, 而且胎紋也比較密, 給我一種使用壽命不是很長, 滾動阻抗也比較大的感覺. (單純就賣相上來看, 個人感覺, 沒什麼道理...) 就不考慮了...

最後就只剩下 Continental Ultra Sport. 網路上不只一個人說, Ultra Sport 用沒多久, 胎皮就會裂開. 我問老闆娘, 是不是這樣? 老闆娘猶豫著回答說, 只要是有做顏色的外胎, 多多少少會這樣...

呃... 反正我本來就只想買低調的黑色外胎... 少了其他的顏色, 整個胎皮算是同一個材質... 那應該就比較不會裂了吧? 這樣算是在安慰自己嗎? 呵呵~ 反正, 我最後是拿了 Ultra Sport 外胎 x 2 跟 Race 內胎 x 3.

補胎片的部份, 網拍有稍微便宜一點, 可要跑得老遠. 所以, 就直接在 Merida 買了.

之前在 Giant 買的, 免膠水式的補胎片 (是幾十塊的那一款, 不是六片一佰有超迷你小盒子的那一款), 根本就黏不住. 我在北宜最後的一次爆胎, 其實就是這種補胎片被氣壓撐開所惹的禍, 並不是真的爆胎. (這是後來回家之後, 檢查出的結果)

至於六片一佰的補胎片, (有的店還賣到一佰三的樣子), 一片大概是 NTD$15 ~ 20, 那可是傳統補胎片的十倍價格溜~ 反正傳統補胎片我用得還蠻順手的, 所以, 就繼續沿用傳統的補胎片了唄~

最後就是挖胎棒囉~ 挖胎棒, 我還真的是斷到怕了, 所以, 就特別去買了金屬外包塑材的挖胎棒. 這會兒, 應該是夠粗勇了, 不過, 就重了點, 也更佔空間了點...

所有的材料跟工具都到齊了之後, 昨天 (04/22) 終於把小藍擦了個乾淨, 然後把輪子給裝了回去. (終於連最後的一根挖胎棒也被我弄斷了, 剛好, 新買的挖胎棒 x 3 早就在旁邊待命了...)

下雨天, 只能在地下停車場試騎. 可能是新胎還沒磨開, 感覺上, 抓地力比原廠胎差一大截. 光在停車場繞圈圈小壓車, 都可以壓出個大甩尾. (只繞了幾圈, 碼錶上的極速也只有 23 km/h...) 等天氣變好了, 再出門試試唄~ 不過, 至少胎皮輕很多, 這倒是真的.

另外, 之前在 Giant 買的 NTD$100 內胎, 只要氣一打飽 (未安裝進輪胎), 整條內胎就會呈不規則狀, 因為在不同的部位, 胎皮的厚薄不太一樣的關係. 可 Continental Race 700 就不會這樣, 這樣算是 Race 700 的品質比較好唄~ 可是, 如果沒有比較不容易爆胎的話... 那還是白搭就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下你的味道, 喵~